(收藏)鳜鱼高产技术总结,亩利润达3.6万!
渔愉鱼1/14·91278阅读
banner
>
(收藏)鳜鱼高产技术总结,亩利润达3.6万!
00:0000:00
学习资料

全国养殖鳜鱼规模与产量当属广东为最,江苏次之,广东亩产多在4000-5000斤左右,同时养殖成功率相对较高,其他省份平均亩产多在1000-2000斤。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苗种退化,病害严重,养殖成本高风险大,冬季饵料鱼难寻,用药多食品安全问题。 发展方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倡无公害生态养殖,建立国家级鳜鱼良种场,探索鳜鱼饲料养殖,鳜鱼疫苗的研发与运用,工厂化养殖,拓宽消费市场如深加工。

广东鳜鱼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东西走向,避风向阳,水源较好,进排水方便,同时要有利于看守,防止被盗,水面多在3-10亩,水深1.8-2.5米,增氧能力:1-1.5kw╱亩,地址最好是砂质壤土,淤泥10-20cm为好,与饵料鱼的配套面积1:10左右(鳜鱼4000斤╱亩,麦鲮1800斤╱亩,饵料系数4.5计算)

鳜鱼池塘 4亩


2、清塘培水

清塘有两点关键,第一:暴晒1-3个月,切记一定要多多暴晒,急不得,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第二:生石灰清塘,此处只介绍干法清塘:暴晒后进水5-10cm,在池塘四周和中间均匀挖几个小洞,将生石灰加水溶解,并趁热向周围均匀泼洒(此处一定要小心烫伤)生石灰用量50-100公斤╱亩;最好次日再用铁耙翻动底泥使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够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还能使底泥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碱化土壤,有利于鳜鱼的健康生长。

提前几天进水,等水质稳定后再放苗,进水时用密网防止各种杂物进入;建议培出一塘有肥度,稳定的好水,可用茶仔、有机肥、无机肥等,水质要求pH、氨氮、亚硝酸盐在合理区间,藻类良好,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并且稳定性良好。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池塘四周或者四个角落种植水生植物,但需要注意植物品种和数量的问题。

3、放苗

(1)选苗:选择优质的苗种很关键,选择花纹够大,大小均匀,无病无畸形(缺翅)的桂花种;买桂花种时最好别一条条数,选择称斤算,这样鱼没那么残,宁愿称斤少1000,也别要数残回塘死500;购买鱼种回来放下塘时用胶管放,别用随鱼车的布管放,容易刮伤。

(2)规格与密度:鱼苗规格:3-10cm,早桂0.2-0.25元╱公分,中晚桂0.13-0.15元╱公分,上市规格0.8斤-1.5斤,称之为标桂,一般早桂在4月初放苗,养殖周期4-5个月,密度2000尾╱亩左右,价格多在28-30元左右;中桂多在6、7月份放苗,养殖周期一般4-6个月不等,密度4000-5000尾╱亩,价格一般在23-25元╱斤;晚桂在8月底和9月份放苗,养殖周期一般6-12个月不等,密度4000-5000尾╱亩,价格一般在30-40元╱斤左右。

(3)放苗:在运输车上使用食盐水消毒,同时用多糖多维等增强体质防应激,用氧气袋装苗的就在池塘中进行,放苗前检测水质,并且先试水确定无毒后再放苗,同时记得平衡水温,避免温差过大引起应激,放苗前最好泼洒些抗应激类药物,最好在阴天、早晨或者傍晚放苗。


桂花苗种

4、饵料鱼的投喂

(1)饵料鱼品种:主要有麦鲮、土鲮、白鲢、巴西雕,其中高温期以麦鲮为主,低温期一土鲮为主,白鲢为辅,其他省份以鲫鱼为主。土鲮肉质好,适口性好,耐低温较好,价格高,耗鱼低;麦鲮来源较广,产量高,适口性好,肉质、价格、耗鱼属于中等水平,白鲢耐低温,肉质差,耗鱼高,价格低;巴西鲷产量最高,但适口性差,价格最低。

(2)饵料鱼要求:鳜鱼对饵料鱼有较强的选择性,喜欢吃体形长、无硬棘刺的饵料鱼,同时饵料鱼要求适口、均匀、不带病菌、虫害,太大鳜鱼难于吞咽,容易导致肠炎,太小鳜鱼追鱼难度大,耗鱼高,以鲮鱼为例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50-60%(实际上是以体宽为记),巴西鲷为体长的40%左右,体宽、硬棘刺的饵料鱼适口规格相对较小。

(3)饵料鱼投喂:投喂量根据季节和鳜鱼摄食强度确定,夏天高温可适当多投喂,建议投喂时间2-3天╱次;低温适当少喂,建议投喂时间7-10天╱次即可;一次性投入太多容易导致鱼浮头,甚至水变,同时饵料鱼会饥饿消瘦。

鳜鱼每阶段日吃食量对应表(以高温期鳜鱼摄食强度正常时为例)

5、日常管理

(1)多增氧、会增氧:溶氧限制产量,多氧肯定多产,同时要会增氧,建议阴雨天,晚上,加鱼仔当天多开增氧机,对于水瘦水浑的鳜鱼池塘,高温晴天白天不用开;

(2)勤巡塘:发现鳜鱼慢游或死亡及时检查同时捞上岸,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鳜鱼追鱼是否正常,另外还要学会看鳜鱼的粪便,粪便稀松末端发黄可能有肠炎,最后一定要做到防盗措施,尤其是鳜鱼到达半斤以上,因为死桂花也值钱,一般为活桂的半价;

(3)水质管理:鳜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必须下足够的功夫在水质管理上面,常见的水质主要有偏酸、亚硝酸盐高、氨氮高,水瘦、水混等,水质调节贯穿整个养殖过程;

(4)病害防治:鳜鱼一般发病频率不是很高,慢性病也较少,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病毒病、斜管虫、水质病、烂鳃、出血病,其他如车轮虫、针虫、肠炎影响一般较小;其中病毒病是危害最大,也是最需要防范的重点。

6、效益分析

以下数据都是以正常情况下的平均值,一亩计算


影响早桂、中桂、晚桂养殖效益的几大关键措施

早桂:早桂价钱比较高,只要在9月10日之前卖一般都有28元╱斤,同时只要养殖顺利一般饵料系数不会很高,早桂遵循疏养、早卖原则,不求产量只求价钱,所以早桂养殖要求①早放苗, 3月底或4月初;②放大苗,8-10公分最好;③低密度,控制在2000尾╱亩以下,大塘,8-10亩,总产量高,效益更高;④调水、防病、促生长,保持鳜鱼长期追鱼正常,促进鳜鱼快速生长,达到早卖鱼的目的,早桂养殖核心在于“早卖鱼”(资金回报率41.8%5个月)

中桂:中桂价钱偏低,11-12月份卖多数稳定在23-25之间,最关键在于降低养殖成本,建议①自己配套养饵料鱼,买鱼仔成本更高②早放苗、早卖鱼,最好5月份放苗,最晚10月份就卖鱼,此阶段鱼仔价钱相对较低③多调水防病,降低饵料系数,中桂养殖核心在于“降成本” (资金回报率20.4%5个月)

晚桂:晚桂一般在每年的6-8月份价钱会很高35-40元╱斤左右,4-5月份30-35元╱斤左右,但养殖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病害多,同时开春后鳜鱼“上春”“散春”,会掉膘,并且体质差,易感染疾病,利益高伴随的是高风险,晚桂养殖病害防治和对风险的控制很关键,晚桂养殖几大关键点①年前规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平均5-7两为好,规格太大导致亩存塘量大,风险高,太小影响“上春”“散春”导致鱼大的慢②4-5月份“上春”“散春”期体质差,天气水质变化大,此时病害防治要到位③6-7月份高温期存塘量大,对水质溶氧要求很高,日常管理很关键,晚桂养殖核心在于“控风险” (资金回报率34.1%9个月)。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学习更多鳜鱼养殖技术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养殖技术!

徐伟辉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原文
    阅读
    已推荐到看一看
    你的朋友可以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认为好看的文章。
    取消 推荐
    我知道了
    已取消,“好看”想法已同步删除
    知道了
    已推荐到看一看 和朋友分享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想法到看一看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即将打开" "小程序
    取消 打开
    查看全文
    本文完
    养殖技术
    为你推荐其他养殖技术相关的文章
    加载中...
    已显示全部
    我觉得有用
    购买观看全文打开鱼大大

    加载中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