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大大课堂
没有围墙的水产大学
-第187期. 课程回顾-
为了学习效果,优先推荐观看视频哦,如果流量不足,本文也为你准备了课程笔记,不用担心错过精华内容!
点击绿色图标听课
↓↓↓
课程完整视频
点击「白色三角」观看
温故而知新,上节课赵坤老师给大家讲了微生物这一神奇的群体,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天小编就带您重新回顾课程的精彩内容!赵老师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讲,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我们又该如何使用这些微生物。
一、认识微生物
微生物其实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有三个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下。微生物包括细胞型和非细胞型,非细胞型主要是指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细胞型分为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和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人类认识微生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朦胧阶段----形态描述阶段----生理水平阶段----生化水平阶段----分子生物学水平阶段,从最开始的显微镜----寻找病原----发现青霉素----到今天可以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利用微生物,漫长而艰辛。
二、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产养殖中我们一直在与微生物打交道,微生物存在于养殖动物的肠道、水环境、底质中,水产中微生物种类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比例一般为2:1:7。病原、养殖环境、养殖生物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保持三者稳态平衡是关键,这样才能够维持水环境稳态,和谐生长。
三、细菌与水产养殖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为0.5um,长度约为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它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中。
在养殖生物腔道、养殖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养殖对象没有危害,被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意义是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正常菌群与养殖生物间的平衡状态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特定条件通常是指细菌寄居部位改变、养殖对象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都会引起疾病。
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白头白嘴病、细菌性肠炎病等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困扰。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生物作为水质调节剂,又可以用来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补充营养成分,提高免疫力,提高水产品品质,改善鱼虾蟹胃肠道有益菌。益生菌的功能是改善宿主肠内微生态的平衡,对宿主有正面效益。
做好水产养殖,需要大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改善优化养殖环境,保持养殖环境、养殖生物、病原菌三者之间的稳态平衡,这样水产养殖才会越做越好。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塘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