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到了6月中,温度越来越高,池塘水温也提升很快。鱼跟人不一样,它是变温动物,适应性较差,一旦天气或者水环境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高温天池塘管理办法。
水温高,会带来两个最直接的后果。一个是水体细菌寄生虫繁殖速度快,一旦有害细菌占据水体优势,鱼容易患各种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想做好鱼病预防工作,从哪里入手?当然是定期改底,建议高温季每7-10天,使用安蓝(15%过硫酸氢钾片剂),每亩150-250g,及时清理塘底垃圾以及寄生虫卵等等,改底之后第二天,每亩使用100g芽孢杆菌和200mlEM菌,分解池塘残饵,粪便及死藻等有机杂质,一定要保持有益菌优势,维持水质清新。
第二个直接后果,就是鱼吃食量加大,吃食加快!每次喂料不要喂太饱了,一旦鱼群抢食动作减弱,就慢慢停料,掌握在八成饱左右。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如果是要变天,可以减料一半,甚至是停止投喂。高温投喂期,建议每10天,内服一些益生菌或者中草药,药饵期间,减料一半,不会影响鱼的生长。
针对成鱼池塘,水位尽量保持在2.5m左右,不要低于2m,尽量降低高温对鱼的影响。夏季高温天,尤其是强光照中午,大多数鱼在中下层凉快水温活动,所以保持底层水溶氧充足,水质干净,显得特别重要,一定要做好改底工作。
另外,水温超过30℃时,应谨慎用药,水温每升高10℃,药物毒性增强2-3倍,泼药尽量避开午间太阳直射时泼药,一般选在早上8:00-9:00或下午4:00-5:00,并注意做好增氧措施。泼药后1-2小时内应观察鱼的反映情况,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还有就是一旦开始投喂,就不需要再给池塘施肥了,多补充有益菌就好。
关于夏季池塘管理的注意事项,<塘边大学>第七期塘主李老师有如下建议:
进入夏季,经常出现暴晴或阴雨,台风天气,白撞雨较多,对鱼本身造成很大的应激伤害及细菌感染。鱼也进入快速的生长期从而高投饵量带来的鱼机体代谢,池塘水质的压力也急速加大。因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夏季天气变化大,很容易出现倒藻的情况,藻类死亡后会产生藻毒素。所以一旦出现藻类大量死亡,可以用有机酸(碧水爽)解毒,每瓶2亩水体。第二天枯草芽孢杆菌(降氨灵)加光合细菌分解水体有机物和死藻。
2、高投饵量是对鱼的消化吸收机体代谢功能的一大考验,我们要先保肝护肠、增强体质,然后逐渐加料,最后稳定加料。在高强度的消化活动中使得肝功能下降,代谢分解效率降低,影响消化吸收,并降低免疫力,体质下降,加大患肝胆病或其他疾病的几率。所以我们有句话鱼大得越快就死得越快就是这原因了。建议内服中草药,例如黄芪多糖免疫草、甘草等,交替使用。
想掌握更多实用养殖技术?
快来加入塘边大学吧!
现在扫码入学
听一年课程
只要10元!
↓↓扫码立即入学↓↓
———— 广告,广告,不要走 ————
想要了解或购买“安蓝”
请务必底部留言【手机号】
▼ 点这里,查看安蓝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