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看官,草鱼卖39块钱一斤,您听说过吗?
一、天价的草鱼
草鱼塘口价,2斤左右不过6块,大的网箱草鱼,7斤规格也不过7.5元左右。但就有草鱼卖39元一斤,不信? 看个视频:
我一句话说清楚: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的小伙子庞淇蔚,用三年多的时间,不用饲料,只喂草,引山泉水养草鱼。10斤左右的草鱼388元,12斤草鱼488元,15斤草鱼588元! 均价到了,39--40元每斤。 2800条草鱼销售一空,销售额达到了130万元!
听起来很熟悉?广西官垌鱼也很出名。52斤草鱼王上了央视,价格也是不菲。
一句话说完:广西这个村里人,地理优势好,把流经村里泉水围起来,弄成一个坑,里面圈养草鱼,也是每天不喂饲料,只喂草,卖的草鱼价格到30元每斤。
恩,很多养殖户听起来很激动都想搞,但这样养鱼有2个缺点那就是:①密度不够,产量低。②时间太长,打出来品牌后,几年养出来的鱼,瞬间脱销。。。价格再高又怎样。没有货啊! 这样的模式,规模化比较难。
二、反其道而行的 瘦身鱼/吊水鱼
这么好的生意就不能做了?不着急。既然从头养耗时间比较难。那反过来做。养好成鱼瘦身是不是也可以? 这就是所谓的瘦身鱼或者吊水鱼。 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模式以广东清远较为出名。2016年 第一季度瘦身鱼”的产量高达900吨,价格也是不菲。瘦身鱼甚至成为继广东“清远鸡”后的又一张颇具地方特色的重要名片。品种已经从最初的较为廉价的草鱼,扩大到了大头、红鲷、黄骨鱼、黑鲷、斑点叉尾鮰。
有些酒店餐馆,甚至觉得一些养殖户搞的瘦身鱼不行,自己在餐馆背后弄了几个瘦身鱼池,来瘦身。这个就是:
我也一句话讲完。 说重点:大厨说经过瘦身后的鱼,一是脂肪少,二是没有土腥味,泥腥味。三是,山泉水养殖无污染。
三、生态养殖草鱼和吊水鱼共同的追求就这三点
听了大厨的话我觉得他已经把这个模式秘密都解开了。其实不管是从广西2个案例从头养,不喂饲料,还是养成鱼后进行吊水,都为了这三点:
①降低鱼的脂肪
②去掉土腥、泥腥味
③更安全的卖点。
第一层皮,生态鱼、吊水鱼的脂肪低
现在的养殖模式要追求高产,所以就投喂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这样养出的鱼,长得快,但是肉质松松垮垮,肌肉纤维偏少,皮下脂肪堆积,内脏也是。体型不好看。除了口感,更严重的后果还在于肥胖使其体质变弱,抵抗疾病和适应环境能力变差。
生态鱼、吊水鱼怎么解决的,山泉水是流动的,吊水鱼池子里,也是加了流水,不断的冲击鱼,让鱼动起来。加上,基本喂草或者不喂料,脂肪自然被消耗下来。
第二层皮,生态鱼、吊水鱼的没有泥腥味/土腥味
淡水鱼泥腥味从哪里来。以下为科普时间,有时间的话看完,没时间请看加粗字就好:
这种泥腥味其实是:Geosmin 和2-甲基异冰片(MIB)这些化合物,是放线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除了放线菌,一些藻类的代谢过程像蓝藻、鱼腥藻、硅藻也能产生Geosmin和MIB。
在养殖过程中,水中营养容易过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成为微生物绝佳的培养基。而它们代谢产生的“泥腥味的东西”Geosmin和MIB,也被大量释放到水体,呈指数型增长。在如此高浓度的水体中,各种淡水鱼类通过鳃、皮肤和消化道的吸收,迅速被“腌渍入味”,致使土腥味的出现。
土腥味物质亲脂性强、易被体表吸收,几分钟就能从水体渗透到鱼体,而要把它们排出体外,却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这使得土腥味物质容易在鱼体中造成蓄积——鱼越大、味道越“浓郁”。而且土腥味物质容易通过鱼的血液循环从皮肤与消化道,转移到皮下脂肪与肌肉的脂肪中,这意味着:同样的重量,脂肪含量越高,越能吸收更多的土腥味物质,“风味”越足。
虽然我们感觉鱼的土腥味非常劲爆,但其实鱼肉中的土腥味物质含量并不高。研究表明,当Geosmin和MIB 的浓度超过6~10微克/千克时,人们就可以尝出异味;如果在饮用水中这类物质超过1微克/升,就会让人难以忍受。
这就很好解释了水库等大水体中的鱼味道更好、更受欢迎的原因,相比于池塘等小水体养殖,大水面水质更优,水中藻类、营养盐等含量更少,因此使鱼产生土腥味的物质的浓度相对更低。
综上,其实生态鱼、吊水鱼的是通过养殖的过程中减少了,放线菌和一些藻类的代谢产生的土腥味的化合物“Geosmin和MIB”。 意味着,其实只要你能减少这些东西,不通过生态养殖或者吊水也行。
第三层皮,生态鱼、吊水鱼的更加的安全。
上面两个视频不断强调是山泉水,包括一些吊水鱼的厂家也说自己水质好,富含钙、镁、铁、锌、硒。。。。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其实是打的安全牌,哪些水不含这些啊,只不过是山泉水在溶氧量更高而已。但是,这反映的是消费者背后的安全焦虑,谁能解决,自然也卖的价格高。
好了。再强调一下,虽然起了一个比较惊悚标题:揭开三层皮,其实是为了使大多数养殖户,拨开这些报道背后的迷雾,看清背后的原理,让大家都用的上,卖更高的价格。
三层皮揭开后,其实发现不管你是吊水也好,生态养鱼也好,又或者是内循环系统养殖鱼也好,都是为了:
①降低鱼的脂肪含量在一个合适范围。
②去掉土腥、泥腥味。
③更安全的卖点。
但是方法各有优劣,这里做个比较
生态鱼 :①密度不够,产量低。②时间太长
吊水鱼:池塘吊养因吊养密度大、难以流水养殖,导致池塘溶氧含量和池底环境不容易控制,容易造成缺氧损伤,而且刮鱼过程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河道网箱吊养会受环保制约,水泥池吊养需要固化地面建设水泥池,而这种模式在不允许固化地面的农业用地上也不能使用。吊养的过程中,鱼在捕捞和运输中容易受伤,回来吊养换了环境,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病变甚至死亡;所买进的鱼可能本身带有疾病;环境变化大,易产生应激反应;收购周转资金较多。
怎么办?!
四,新的解决方案!
现在新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非常适用于吊水,承载量4000斤/套,一年可吊水144吨/4套,吊水成本只有1.07元/斤,保证鱼得成活及质量。实验一个月成活率100%,无药残!吊水约7-10天清除泥腥味!
一套由10条养殖槽组成,排污设施、固液分离机、生物滤桶、紫外线杀菌、水泵、风机等组成,每个养殖槽养殖水体4.5m3 ,密度可达 50 kg/m3 ,225kg/槽,保证鱼得成活及质量。
满负载运行负荷小于5kw/套系统,一般养殖品种,以罗非鱼为例,吊水7-10天检测水质情况:PH=7.0‐7.5,氨氮≤1ppm,亚硝酸盐≤0.1ppm,循环量1‐3次/小时,换水量5‐10吨/天。
这样循环水,让鱼的脂肪也能下降,口感更好。
新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系统的学习,您要具备学习能力。先加入塘边大学,然后会建微信群,如果您确定要上设备了,5月底我们也会做线下现场培训。
如有兴趣现场参观请文章底部留言!
地址+姓名+电话
文章来源:橘子皮映画
我是一路凯哥,每天一篇对农业 水产行业思考的文章,可以听语音可以文字图片,想和一路凯哥成为朋友吗?关注并转发!总有你喜欢!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