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边大学》邓校长:春夏之交,天气不稳定,现在很多地经常连续阴雨天,造成养殖池塘光照条件差,水体营养物质缺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养殖动物排泄物也增多,水质恶化,易缺氧。非常容易发生水产养殖病害。针对阴雨天,池塘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一些:
水质方面:增氧机要勤开,特别是晚上和后半夜,如果养殖密度超过每亩3000斤的池塘,夜间可以每亩同时使用1斤颗粒氧辅助增氧;养殖年限2年以上的池塘,最好每亩使用100-200g 安蓝(15%过硫酸氢钾)改底,加快塘底垃圾氧化清理,降低整个池塘耗氧量!给草鱼创造一个稳定舒适的底部环境!另外水质偏软的地区,可以在塘梗周边可以按照每亩20公斤用量,放一些生石灰块,维持水体pH值和总碱度!
饲料方面: 保证饲料新鲜,变质发霉的饲料千万不要投喂。饲料可以减少50%投喂量,吃食不好或者溶解氧不足的池塘,停止投料。
日常管理方面,有连续溶氧监控设备(鱼儿乐)的朋友,会更加轻松一些,关注好曲线的走势变化,合理安排增氧设备及抗应激产品和化学增氧产品就好!
没有设备的朋友们,最好加强巡塘,备好一些泼洒姜,多元有机酸和化学增氧机,尤其是天亮之前,提前观察鱼的活动状况!或者夜间就加足增氧颗粒,确保平安过夜。另外雨天不要使用像芽孢杆菌一类耗氧益生菌,光合细菌也不要使用,光照弱,基本没有效果!
如果水质有机杂质比较多,引起水体发暗或者氨氮,亚盐超标的,推荐使用安蓝(过15%硫酸氢钾复合盐),进行改底,按照前面参考的剂量就好。再搭配使用不额外消耗水体氧气的EM菌类净化水质,是可行的,一些加重水体负载的产品,如杀虫剂等,千万不要使用。
第六期塘主黄英和老师:这几天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朋友们在问,下雨天,还用药吗?水温不高,还用芽孢吗?等等这些问题,刚好这几天很多地方下雨,那么今天我就主要讲一下现在这个时节的天气对于水质的管理有什么影响,下药又是怎么样,要注意些什么。
好!首先,已经发生病害的池塘,如果碰上下雨天这些天气的话,那就等于雪上加霜,好比一个人已经感冒了,还在外面淋雨,这是加速残次鱼死亡的节奏!其实在我看来也不是说没有办法,首先,发生病害的池塘,哪怕天气好,残次鱼其实也是很难治愈的,但是因为下雨造成应激,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要使用泼洒姜和维生素c来处理,让应激的鱼安定下来,不然下雨应激继续造成的血管爆破、体液电解质流失等等会导致病害更严重,甚至一批鱼当中本来健康的鱼都转入亚健康状态,这种转变最多只需要一天时间,所以用药要及时。
另外本来下雨造成的冷应激应该来说可以用葡萄糖来泼洒,但是也要考虑到有些含量低一点的维生素类抗应激产品,里面已经含有很多的无水葡萄糖,所以不用另外添加葡萄糖也可以,只是分量上加大即可。好,以上是应激方面的。
还有,下雨期间,雨水是冷的,下到鱼塘中这些冷水会下沉,然后底层的水往上翻,这就造成了下雨天气塘里面上下对流的现象,然后把塘底大量的硫化氢带上来,鱼虾对于硫化氢是最敏感的,很容易造成硫化氢中毒,有多容易就要看底质本来差到什么程度。而且这些硫化氢甲烷有机质翻上来会迅速大量地消耗水体里面的溶氧,所以第一时间要进行增氧,当时叶轮机通过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的方式来增氧的效果已经很差,而且这个时节本来又很沉闷,又大雾,十分不利于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溶氧,所以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全塘干撒氧多(增氧剂)。这个操作跟上面的抗应激,是可以一起使用的。
下完雨后第二天,如果是本来发生病害的池塘,该外用就泼外用药,该内服的内服,但是如果下雨天还没停止的话,使用消毒杀菌类的药物效果是差的,而当我们把这些基本的知识牢记起来就知道要抓紧不下雨的时机,这样还可以避免浪费。
阴天时期我们还可以使用肥水型em菌加上碳源以及氨基酸肥水产品来维持藻类的健康,这种肥水的方式我们要多次地使用,首次使用按照说明基础上还要加大份量!
想了解更多草鱼养殖和培苗技术,立马加入《塘边大学》,目前已更新到第六期--草鱼养殖专题
每天一个草鱼养殖技术
↓↓立马扫码加入↓↓
·干货·
扫码听课
▼草鱼养殖技术专题▼
———— 广告,广告,不要走 ————
想要了解或购买“安蓝和泼洒姜”
请务必底部留言【地址+手机号】
▼ 点这里,查看产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