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一条鱼苗下塘的小视频火遍朋友圈,为什么这么火?(后方高能,谨慎观看)你点击看完视频就知道了......
鱼苗这样暴力下塘,6得飞起!
小龙虾暴力下塘,土豪就是任性!
以上视频,请勿随意模仿,土豪随意。
标准的放苗动作是什么样的?
请看下面这个视频▼
教科书版的操作
鱼苗(水花)下塘标准流程
作用:一、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止毒害鱼苗;二、清除池塘内的可能存在的野杂鱼、蛙卵、蝌蚪、水蜈蚣等敌害生物。
首先取半桶水,因为有时表层水毒力已消失,但底层的毒力仍然很强,将鱼苗放入水中观察8-10小时,看是否正常,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pH值应在 7-8.5范围内。
其次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情况判断水的肥度,如发现池水过肥,可加注清水调剂,池水的肥度不够,应立即培水或增投人工饵料。
投苗时注意放苗三天的天气预报,放养时间不恰当,容易造成死亡,或日后生长速度慢。一般放养鱼种,都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10时进行。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晴天不能选阴雨天、雷雨天,否则容易造成鱼苗应激死亡。
如果水温相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温差,鱼苗适应后再入池。
用塑料袋运输的鱼苗,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10-20分钟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有人称为“缓苗”。
如果开袋时发现鱼苗呈仰卧状态,这是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只要经过缓苗,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会发生死亡,即运输后死亡。因此塑料袋运输鱼苗,入池要特别细致操作,缓苗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由于运输过程中多少存在对鱼苗的损伤以及经过长途运输后鱼的体质较弱,因此,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因此,有必要做消毒和抗应激处理,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放苗前1-2小时用泼洒姜200克每亩米,放苗当天使用聚维酮碘(250毫升每亩)亩+霉平(20克每亩米,主要成分为水杨酸),最好是连续使用2天,预防水霉。最重要的是预防鳃霉。因为鱼在运输过程中多少会有排泄物,鳃部或多或少都有粘上,开春和过冬苗,不注意很容易感染鳃霉。
鱼苗入池一定要注意缓慢轻放,鱼苗放养后不要立即离开,要等鱼苗散开游入池中后再离去,如发现鱼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遇到起风天气,要在上风头深水处入池,以免鱼苗被风吹到池坡或压到池底而造成伤亡。
鱼苗饲养的生产实践证明,鱼苗入池前喂1次熟蛋黄+活力团,如能捞取轮虫投喂更理想,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因此很多地方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鱼苗运到后,先用网箱喂饵,再重新过数入池。
尽量争取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及出池规格不齐。规格不一致的鱼苗放养在一起,大鱼苗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小鱼苗,两极分化就更加明显。
投苗后30天内,少吃多餐,并且尽量沿全塘边缘均匀投喂,保证鱼苗摄食均匀,饲料足够;同时注意做好水质微调及病虫害预防。一般情况下,投苗20天左右,鱼苗成活已经稳定。
想了解更多鱼苗养殖管理技术,立马加入《塘边大学》
第四期--鱼苗养殖管理专题
每天一个鱼苗相关技术
↓↓立马扫码加入↓↓
·干货·
扫码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