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破!又一云南神秘鱼人工繁殖成功。剩下的你都没听过
渔愉鱼2/16·41116阅读
banner
>
大突破!又一云南神秘鱼人工繁殖成功。剩下的你都没听过
00:0000:00
学习资料

重大突破!前不久,在美丽的云南土生土长的澜沧裂腹鱼,终于实现人工繁殖啦~



澜沧裂腹鱼,肯定很多人都没听过。来,咱们科普一下。


澜沧裂腹鱼,地方名为面鱼、江鱼,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仅分布于澜沧江中上游水域。栖息于急流的江河中,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着生藻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由于澜沧裂腹鱼分布区域比较狭窄、过度捕捞等原因,资源数量十分稀少,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第一卷》(2004年版)EN(濒危)等级。



今年3月20日,黄登水电站鱼类增殖站的科研人员获得了第一批人工受精卵约15000粒,出苗(开始平游)约14000尾,受精率95.0%,孵化率96.8%。


8月8日观测,鱼苗生长良好,全长3.0~5.8cm,体重1.2~1.8g。


澜沧裂腹鱼人工繁殖成功,意味着未来可以开展澜沧裂腹鱼的人工养殖,让更多人尝到来自云南的鲜美。也为养殖户朋友们打开一个新的路径。


除了澜沧裂腹鱼,美丽神秘的云南还有很多土著鱼类,很多人都没听过呢,就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金线鲃[ bā ]  

俗称:金线鱼、小洞鱼、菠萝鱼

分类:鱼纲、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

产地:为中国特有种,常见于云南东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阳宗海和滇池为最多。

特征:金线鲃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呈弧形,体重约0.1~0.25公斤。全身呈淡黄色,头侧与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淡灰色圆斑;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金黄色。



滇池高背鲫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

产地:云南的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水域。

特征:滇池高背鲫鱼体形为纺锤型,体色银灰,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喜集群,特别喜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和摄食。


鱇[kāng]浪白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俗称:白鱼、抗浪鱼。

分类:鲤科,鲌亚科,白鱼属

产地:仅产于云南抚仙湖。

特征:体细圆而不显著侧扁,整个身体轮廓成一狭长的纺锤形,腹圆呈浅弧形,背部稍平直。体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眼上下缘红色。


大头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俗名:大头鱼、碌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
产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生活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
特征: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鱼”。生活时,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反射黄绿色光彩,偶鳍及臀鳍均为淡黄色。尾鳍亦呈淡黄色,下叶稍显红色。


丝尾鳠[hù]  

俗名:白须公鱼,马来西亚称Baung。

分类: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鲇形目,鮠科,半鲿属。

产地:国内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境内的南腊河、罗梭江、打洛江等支流里。

特征: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其肉质细嫩雪白,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腹膜为白色。



大理裂腹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俗名:大理弓鱼

分类: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鲤形目,鲤科

产地:云南洱海及澜沧江水系。

特征: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或裸露,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1条裂缝,因而名为裂腹鱼。



如果你有这些鱼,欢迎放到鱼大大APP上售卖,有大把的客户在等你的鱼哦~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安装鱼大大APP(水产交易平台),完全免费。通过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已经破10亿啦,你也来试试吧。


点击阅读原文,用水产人的卖鱼神器

▼▼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原文
    阅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即将打开" "小程序
    取消 打开
    查看全文
    本文完
    其他鱼种介绍
    为你推荐其他鱼种介绍相关的文章
    加载中...
    已显示全部
    我觉得有用
    购买观看全文打开鱼大大

    加载中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